内页广告

【和盛城乡书院讲坛第十八期】赵兵: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二)

发布时间:2019-07-01    发布者:和盛家园

2019年4月14日,第十八期【和盛城乡书院】论坛邀请到了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院长赵兵作为主讲嘉宾。

 

     以下为讲坛的第二部分内容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

 

(一)特色小镇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来说说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2017 年3月5日,国务总理李克强在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至此,“特色小城镇”的概念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都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虽只有一“城”之差,定位却有很大的不同。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主管单位分别为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体现出国家部委不同的战略思考。特色小镇脱离行政区划的限制,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特色小城镇则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在建制镇基础上就地城镇化。

 

(二)特色小镇成功要素分析

 

特色小镇的选址位于交通条件便利的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周边及二线城市新区,且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或拥有山河湖海等自然景观的地区。基于社会资本投资者角度,特色小镇建设初期阶段的投资选址模型:通过从产业特色维度、城镇化维度、区域资源维度、城市经济维度、房地产经济维度及地方政府支持维度等六大维度对选址区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小镇选址提供充分的选址依据。目前阶段被访的决策者们对“地方政府支持维度”是集中度最高的关注点。

 

 

特色小镇作为集聚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融合。全国范围推介的10个特色小镇样板进行研究分析:对投资者而言,特色小镇的产业导入主要包含产业链搭建,政策争取及相关机构引进三大策略。

 

确定主导产业:

 

依据国家战略产业规划、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企业自身资源导入等层面进行筛选确定。

 

深度及广度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架构:

 

主导产业链延伸:主导产业+产业应用及服务+相关延伸产业+产业配套。

创新产业价值链提升:特色IP打造、文化运营及高科技运用相关延伸产业+产业配套。

创新产业价值链提升:特色IP打造、文化运营及高科技运用。

 

政策争取类型:

 

产业政策、金融财税政策、土地建设和住房政策。

针对主体:开发方政策、入驻企业政策、服务中介政策、人才政策。

 

相关机构:

 

行业协会、相关高校、服务机构、专业产业运营平台。

 

 

 

(三)特色小镇融资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主要以构建项目为核心;以城市投资及旅游投资为支撑,多种投资平台相互协调;特色小镇投融资平台为互相支撑的投融资框架结构。

 

多种融资方式

 

包括基金资金、开发性银行政策资金、PPP开发资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ABS资产证券化、政府贴息、贷款资金等。

 

投资平台建构

 

包括两大块,一块是城市投资;一块是旅游投资。城市投资包括水利、健康投资;旅游投资包括文化投资、农业投资、养老投资等。

 

 

特色小镇的开发过程中,政府与选定的社会资本签署《PPP合作协议》,按出资比例组建SPV(特色小镇开发有限公司),并制定《公司章程》,政府指定实施机构授予SPV特许经营权,SPV负责提供特色小镇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方案,特色小镇建成后,通过政府购买一体化服务的方式移交政府,社会资本退出。

 

 

 
 

二、经典案例研究

 

(一)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特色小镇规划

 

 

麻栗镇是德昌北大门,位于安宁河东岸,幅员面积193平方公里,辖9村62组,常住人口18560人,以汉族、彝族为主。

 

西部民主村、三合村、大坝村、点马村、银厂村、新塘村6个村位于安宁河谷地,其中民主村为镇政府所在地。东部为螺髻山脉,鹿厂村、干海村、大象坪村3个村分布其间。

 

交通情况:现有从大高桥至螺髻山的旅游专用公路,各村入村、入社道路全部畅通。

 

 

麻栗镇经济发展环境良好

 

麻栗镇对年度生产总值以及相关旅游数据并无统计,通过对德昌县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麻栗镇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之下。德昌县在凉山州GDP排名位于中上游。德昌县旅游收入及游客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麻栗镇农业现状

 

现有耕地面积25000余亩,老百姓收入以烤烟、冬春喜温蔬菜、林果业、养殖业、劳务务工和劳务运输以及乡村旅游为主, 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820元。

 

2016年麻栗镇人口结构现状

 

麻栗镇目前有4887户, 15181名户籍农牧群众,常住人口18560人,男女比例均衡。麻栗镇以汉族、彝族为主。2016年汉族人口为8825人,彝族人口为6208人,傈僳族人口为7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48人。

 

自然资源

 

麻栗镇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差悬殊,光热,水在垂直水平方向变化明显,森林覆盖率为25.44% ,冬春季风大。麻栗镇域内地形复杂,山川交错,植被丰茂,风景优美,主要自然景观分类如下图:

 

 

文化资源

 

大象坪村位于麻栗镇东北方向18公里的高寒二半山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属彝族聚居村;其北高南低的狭管状地形,使麻栗镇成为四川省内不多的风能可利用区,麻栗是四川省唯一风电开发试点地。风电场厂区设在麻栗镇三合村五组,占地约8900平方米。

 

 

产业现状

 

农业:麻栗镇的主导产业为农业。由于麻栗镇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全县耕地面积25000余亩;农业主产为烤烟、水稻、草莓、早蒜薹、菊花、核桃。养殖业以牛、羊、水禽为主。麻栗晒醋、板鸭是传统名特产品。

 

工业:麻栗镇是全省风电开发试点、银鹿工业园区集中发展点的建设等项目的所在地。

 

旅游业:麻栗镇域内地形复杂,山川交错,植被丰茂,风景优美,麻栗镇是安宁河谷的核心区、螺髻山旅游开发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规划解读

 

 

麻栗特色小镇打分自评表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1、镇域:麻栗镇镇域范围,面积193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主要规划任务是产业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完善。

 

2、风电特色产业区:包含镇区和三合村的部分区域,面积514公顷。该区域是集中体现风电小镇特色的区域,规划任务是风貌控制和特色体现。

 

3、镇区:面积115.61公顷。该区域麻栗镇的集中建设区域和镇区居民主要的生活区域,规划任务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镇风貌。

 

 

发展策略

 

特色产业为骨架:德昌安宁河谷风电场为四川首个风电场,麻栗镇境内安宁河谷沿线分布风车百余台,将麻栗镇塑造成独具特色的风电小镇。

 

城镇发展为核心: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城镇风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舒适的宜居小镇。

 

美丽环境为基底:麻栗镇东靠螺髻山,西面安宁河,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农田和风车景观相得益彰,形成山水环绕的山水小镇。

 

产业发展目标

 

实现风电产业集聚与升级,形成风电产业、风电旅游特色品牌,农业、旅游业提质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产兴镇,以产聚人,促进就地城镇化,推动麻栗镇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德昌新名片。

 

产业体系

 

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结合现状产业发展条件,立足特色小镇建设中对特色产业的要求和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基于特色原则+关联原则+创新原则+生态原则,构建以风电为特色的工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以现代化农业和景区旅游开发为两翼,“优势强化—重点扶持—巩固提质”三大层级的产业发展体系。

 

产业布局

 

“一心一轴、两带、两区”

 

一心:以麻栗镇为中心,以集镇作为乡域综合服务中心。不断提升集镇对乡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轴:安宁河谷农业经济发展轴。

 

两带:大(高桥)大(象坪)公路旅游发展带+风电产业带。

 

两区:工业园区+旅游发展区。工业园区——基于现状工业园区,延伸风电、光伏和稀土等产业链,突出风电和新能源特色。旅游发展区——以大象坪旅游村为中心,发展螺髻山西部旅游景区。

 

 

项目布局

 

 

风电及相关产业

 

以风力发电厂为基础,延伸风电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发展风电特色旅游。

 

 

观光农业

 

以种植养殖为基础,保障收入。以草莓、建昌鸭为特色,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特色农庄。

 

 

景区旅游

 

 

 

(二)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特色小镇规划

 

华侨城安仁古镇是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大邑县,距成都41公里,规划范围面积约为18.29平方公里, 进行安仁产业体系升级规划实施,文创产业重点项目落位以及国际教育产业资源引进。安仁古镇由一个核心区、多个次中心驱动,构建“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发展模式,打造世界知名文博小镇。

 

 

成功因素

 

1、区位价值

 

项目原有博物馆资源是安仁古镇选址的主导因素,厚重的历史沉淀、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赋予了小镇进行旅游和开发的先天优势。

 

安仁古镇拥有27座国民老公馆、25座现代博物馆、国内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刘氏庄园。以不计其数的泛博物馆和各类收藏展示、以及最大的博物馆聚落——建川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博物馆主体小镇。

 

2、产业发展策略

 

(1)时尚产业链搭建

 

立足于“文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定位,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向外围进行产业布局。从文博产业链搭建和特色产业延伸两方面入手,使安仁镇的产业体系从扁平变为立体,从单一变为多元。

 

(2)文博产业链搭建

 

小镇核心区文博资源的新旧结合:围绕文物数字化、鉴定、收藏交易、出版印刷包装、艺术设计、文创商品研发以及文物拍卖(利用成都自贸区平台,建立文化艺术品保税仓库),构建完整的博物馆产业链。

 

(3)特色产业延伸

 

小镇外围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健康养生、高端教育、影视文创、生态农业以及生态居住五大特色产业,各产业分区明显但内在关联性较强,易于对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与客群吸引产生联动效应。

 

(4)高端产业资源导入

 

 

(5)合作机制

 

安仁小镇采取政企合作的模式——华侨城集团与大邑县人民政府、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安仁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成立“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统一开发管理。

 

(6)融资与盈利模式

 

融资模式:

·华侨城为投资主体,出资打造部分项目

·与第三方运营商合作,打造产业平台

 

盈利模式:

·项目前期主要为重资产投入,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后期通过自持经营性物业的运营收益、租金收益以及住宅销售收入获得盈利

 

影响

 

安仁古镇活化自身优势资源条件,打造文博产业核心,并逐步向外拓展特色产业,形成“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发展模式,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范例,同时也提升了“世界文博小镇”的国际知名度。

 

总结

 

基于小镇先天自然优势或人文资源,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新旧结合,激活文旅小镇的生命力;文旅小镇产业的多元化与产业特色是小镇品牌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体系构建需注重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产生推动小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效应;项目经营者专业的运营能力是文旅小镇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小镇规划

 

红格镇位于四川省盐边县东南部,东靠和爱乡,南面与会理县鱼鲊乡接壤,西与仁和区隔江相望,北与益民乡、新九乡相连。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作为四川省旅游型重点小城镇和重点镇,红格镇加强对镇容镇貌的管控。对主要商业区——风情一条街建筑进行了风貌整体设计与改造,建筑特色鲜明,尺度体量等细部表现严谨,基本无封闭式小区,新老城区风貌和谐有致。

 

 

城镇人口:2012年底,镇域范围内总人口20273人,其中城镇人口7500人,城镇化率37%,高于全县城镇化水平。

 

现状用地:现状建设总用地约238.74公顷,其中已征待建用地64.97公顷,旅游度假用地106.7公顷,现状城镇建设用地仅67.07公顷,人均89.43平方米。

 

城镇建设:红格镇区位于红格镇中部,镇政府位于红格街,省道310自西北向东南从镇区中部穿过,随着1996年红格温泉的开发,以及车管所、机电市场等拟建项目的选址,城镇建设主要沿老省道310和红格街两条道路南北向带状发展。

 

地理位置:位于攀枝花市近郊,一江之隔。

 

地质地貌:中山河谷盆地地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1000米。

 

气候水文:属南亚热带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干、雨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多,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区域内河流水溪众多,分属金沙江、雅砻江两大水系,控制流域面积较大的是从红格镇区穿过的岩羊河。

 

水资源:紧邻金沙江,靠近雅砻江,资源丰富,但山高水低,属工程性缺水。境内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因干、雨季分明,镇域内修建了多处小型水库,但库容均不大。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多以钒钛磁铁矿为主。红格及周边的矿产储量居攀西地区四大钒钛磁铁矿之首。

 

农业资源:阳光充足,果蔬产品丰富。近年来,优质芒果基地、规范化蔬菜种植基地、优质脐橙基地、荔枝、桂圆基地等相继建成,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旅游资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包括优质的阳光温泉资源、运动度假休闲资源、乡村美食旅游资源等。

 

自然风景宜居

 

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期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5℃,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85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59%,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灿烂的阳光、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幽静的环境,是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

 

这里四季不分明,全年无冬,冬日温暖,阳光明媚,温度适宜,干湿度适中,对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有自然疗效,特别适合亚健康人群和中老年人休闲养老。每到秋末,便有一批批“候鸟一族”如约而至,等到来年三、四月份再流连而去。

 

 

乡村风貌宜居

 

红格镇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和要求,建设打造昔格达旅游新村与红格旅游新村。红格七社特色农家乐现有形成接待能力农家乐41户,有床位341个,主要经营铜火锅、盐边菜等特色餐饮,集农事参与、农业观光、休闲疗养一体。

 

昔格达旅游新村按照“绿色、低碳、环保、节能”规划设计理念进行建设,共涉及农户113户(其中新建房屋99户,改造14户),主要打造旅游接待、果树种植和粮食生产等业态。目前,共有9户农家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主要有田园新村观光、冬春康养休闲、果蔬采摘体验等娱乐活动。

 

小镇村庄建设有序,环境整洁。村庄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村景交融。镇域农田、牧场、林场、鱼塘等田园景观优美。

 

小镇街区宜居

 

走在红格旅游小镇主街上仿佛来到某个欧洲小镇。优雅大方的石头柱,红、黄、咖啡色的尖顶欧式建筑,棕榈、榕树、天竺葵、三角梅、苏铁、满天星等植物与建筑相得益彰。人们在欧洲风情街上悠闲散步,享受“欧洲”悠闲假期。

 

小镇功能宜居

 

红格镇开展综合行政执法队试点行动,对镇区管理范围内的市容市貌、规划建设、餐饮娱乐、乱搭乱建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使得小城镇环境井然、停车有序、无私搭乱建、无噪音污染。

 

小镇保洁公司全天候清扫保洁,明确责任,化段包干,严格考核,突出重点整治地段和地方,清运垃圾、杂物,清除乱张贴的小广告和卫生死角。

 

 

小镇生活宜居

 

201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6204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5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05万元,同比增长6.02%;第二产业增加值56244万元,同比增长75.3%;第三产业13855万元,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9783元,同比2012年增加1422元。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00万元,是年初目标任务100000万元的150%。

 

 

红格镇采用的是集中紧凑与分散组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未来镇区总体布局结构将形成:“一心、两轴、五区”的城镇发展结构。

 

“一心”就是以温泉旅游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核心;

 

“两轴”是指南北向的城市空间发展轴和东西向的旅游发展轴线;

 

“五区”指的是包括温泉度假区、山野运动区、康体养生区、生态居住区四个特色鲜明的功能分区,以及一个视野控制区。

 

希望未来的红格镇能够为大家带来移步换景,一步一景的美的享受,也能让大家在感受攀西名泉的同时带来阳光、运动、休闲的更丰富的旅游体验。现在的红格镇已经以其阳光温泉旅游、运动旅游、商务旅游、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形态的构建成为盐边县旅游经济牵头人和服务业的经济增长点。

 

 
 

三、有关特色小镇的问题和关键

 

(一)有待破解的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

 

1、特色小镇规划和建设同质性严重,特色元素体现不突出。照抄照搬浙江经验的现象比较普遍,小镇在产业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总体风貌上缺乏地域植根性。

 

2、政府主导的特征明显,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格局尚未形成。在其调查的近100个特色小镇中超过60%由政府主导,只有不到35%的由企业主导。

 

3、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小镇的建设。在调研的特色小镇中,有超过80%的小镇都反映土地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是很多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瓶颈,人才短缺也是小镇普遍反映的问题。

 

4、以人为本核心的理念体现不足,各类功能融合不充分,小镇发展的包容性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特色小镇存在“重生产、轻生活”的情况,很多小镇的主导产业和宣扬文化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社区、社群等软环境的营造太过滞后,小镇的比较优势上位凸显。

 

(二)找出对策 良性发展

 

1、突显特色,千镇千面

 

特色小镇重在“特色”,突显特色是为了防止“千镇一面”,这里的特色既包含产业特色,亦包含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小镇的标签,是特色小镇对外宣传的名片。特色小镇从前期规划到后期的建设、运营均需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将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在前期的策划中应以当地的特色文化为出发点,将特色文化融汇于小镇生活、生产、生态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产城融合。

 

2、重视小镇管理运营,避免出现“空城”

 

特色小镇从无到有是一个集建设与运营于一体的过程。小镇产业是否能实现集聚发展,小镇经济是否能保持持续提高,关键就在于小镇运营。为了避免“房地产式开发”、“跑马圈地”等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严格审查,正确引导特色小镇的开发。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充分撬动社会资本,引入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开发商,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化建设运营,进而避免“重建设轻运营”的情况发生。

 

3、强化特色小镇的土地、资金和人才保障

 

在土地方面,盘活存量用地,鼓励充分利用增减挂钩、低效用地、低丘缓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租赁、入股、入市等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针对特色小镇实施柔性化的绿色供地机制。在资金方面,在用好资金存量的基础上,提供资金增量,建设特色小镇专项基金,扩大融资渠道,并用好杠杆效应。在人才方面,通过税收优惠、优先落户、人才奖励等激励措施吸引人才入驻,鼓励小镇结合具体实际探索新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加大优质公共服务的供给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小镇,推动公共服务按行政等级配置转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4、以人为本,结合“三生融合”

 

无论是产业集聚发展,还是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最终都离不开小镇的参与者。完善社区服务,营造宜居环境只是对小镇的最基本的要求。小镇产业的集聚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的集聚,而吸引劳动力集聚的重要因素是小镇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不仅包括产业本身为劳动者带来的收益,还包括小镇本身未来动辄带来的归属感。这就要求小镇的建设运营需以人为本,在满足参与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结合。

 

 

 
 

四、城建学院概况介绍

 

依托西南民族大学的多学科综合性优势,在特色村镇研究、民族地区城乡规划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扎实的学科基础。

作为国家民委所属的综合性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较完善的学科结构。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的城乡规划和建筑学两个专业是全国民族高校唯一通过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的高校,也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立项专业,拥有民族地区城镇规划与管理学术型硕士授权点,这些都为西南地区特色小镇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学院教师有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1、有关西南地区聚落建筑文化研究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聚落建筑研究是本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和优势研究方向,近年来,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承担完成了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40多项住建部、国家民委和西南各省区的研究项目,已经发表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

 

《西南民族聚落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守望乡情--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探索》、《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山地栖居》、《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等专著。

 

 

2、有关西南地区特色村镇保护与建设类项目研究

 

这类研究从西南地区传统文化和城镇体系规划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设计西南地区地域文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组合形态。

 

已经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有《西南地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调研》、《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发展战略报告》、《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龙门古镇规划设计》、《重庆黔江小南海镇板夹溪十三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甘孜州德格县龚垭乡和达马乡总体规划》、《阿坝州羌民族文化体验区总体规划》、《甘孜州稻城县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城市设计》、《攀枝花市米易县域新村总体规划》等系列西南地区规划项目。

 

 

3、有关西南地区传统村落设计有关项目和数字化保护实践与应用研究

 

以西南民族大学设计研究院为依托开展研究型设计,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多项课题,这类课题有《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阿坝藏羌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文化线路视野下川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信息图谱研究》、《基于民族信仰的四川羌族聚落空间保护与传承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嘉绒藏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精神家园重建的羌族聚落景观价值体系研究》等。

 

4、有关国家级特色小镇评审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咨询研究

 

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并完成了来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民委及四川省各部门等多家单位委托的几十项政策调研咨询项目,内容涉及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村镇技术审查、特色小镇评审、西南地区小城镇发展、农房管理条例、四川省土坯房第三方评估等,提交了50余份相关的评估调研报告,赢得了委托单位的一致认可。

 

学院办学理念及未来目标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将秉承学校的“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宗旨,贯彻学院“素质培养与执业教育相结合、特色教学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科研创新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的办学思想,立足西南民族地区城乡建设需要,依托西南地区人居环境中民族及其聚落众多的重要特征,“重设计强基础塑特色”形成“当代视野、民族传承”的地域建筑学办学理念,已经成为民族高校中建筑类专业办学实力和学科水平名列第一和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高校建筑类专业的第一梯队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