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广告

花开在眼前 ·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发布时间:2018-08-24    发布者:

不知从何时起,“乡村”一词,被赋予了越来越多不同的解读。
一方面,一家人、一亩田、一方宅院的生活足够惬意,另一方面,荒芜的耕地、为数众多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劳碌的农民工又让人难以忽视它的衰败;
在众多城里人将它们视为诗与远方的同时,也有同样众多的本地人竭尽全力渴望逃离它的束缚;
有人将它们视作机器大生产时代中珍贵的乌托邦,也同样有人毫不留情地称之为改革和发展触不到的角落。

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博弈中,二者力量的悬殊显而易见。无论添加多少理想的点缀,还是很难否认,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千千万万个乡村——八十多年前被定义为“中国的根基”的它们——正逐渐成为落后的代名词。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当乡土中国如散沙般渐渐失去凝聚力时,“回归”一词,也就变得格外意味深长。

在旅途中,我们拜访了这样一群振兴乡村、逐梦田园的川渝儿女:他们在田野中长大,凭借自身的努力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发展,成为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在事业取得一定成果时,他们纷纷选择带着资本、知识与理念踏上了返乡之路,试图凭借新理念、新业态和新知识,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让故乡重焕生机。
是归乡的游子,也是肩负振兴使命的新农人。从他们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国最基层的梦想和根基,也看到了关乎未来郁郁勃勃的力量。
这朵播种在中国根基上的希望之花何时才能盛放?NETVAN和您一同,去观看、聆听与感受

花的盛宴,心的归乡

沿着武陵山环道蜿蜒而行,一路上缤纷的色彩渐入眼目:绣球花、鼠尾草、垂丝海棠、金鸡菊、美人蕉……数十种鲜花竞相开放,令人应接不暇。悬崖峭壁和峡谷之间,岩石鲜花公路美得如同天外飞仙,天空澄澈得近乎透明,若不是车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风声,这48公里的距离,恐怕会给人一种如行画中、时间静止的错觉。
前方的越野车速度渐渐慢下来,在这样的景色中,或许每个人都是梦游仙境的爱丽丝,有谁不希望逗留的时间能够长一点、再长一点?

然而,如果将时光的指针回拨十年,就会发现,这条地图上名不见经传的狭长山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偏僻闭塞的代名词。让它完成华丽变身,一跃成为全国4A景区、重庆第一花乡的是一位文静少言、颇有些“硬脑壳”的川妹子——大木花谷创始人夏雨。

一曲《映山红》,廿载花海梦
作家陶杰曾经在其随笔集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对于夏雨来说,让她在日后与鲜花结下不解之缘的,正是多年前一个普通又特殊的时刻。那时的她不过7、8岁,一个春日的午后,在去寻找赴基层工作的父亲的途中,偶遇了一片开满映山红的山坡,漫山遍野明艳的色彩,让这个小姑娘不禁震撼得睁大了眼睛
“小时候有一个电影叫《闪闪的红星》,看了电影以后映山红花就在我心里扎了根。所以当时我很兴奋,一边唱着电影里那首歌,一边采映山红,我最早喜欢花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后来,她从家乡辗转来到千里之外的南京读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到当地的化工园区工作,即便是在学习和工作最劳累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将这份热爱搁置:舍不得购买5块钱一枝的鲜花,就趁闲暇时间到花店里欣赏;每每遇见美丽的鲜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在同样喜欢鲜花的父亲退休后,拿出400元钱和他一起承包花圃……
1995年,在一次南京市少年儿童的评选活动中,夏雨所在化工园区的孩子们竟没有一人入选,原因则是血液中有某项指标不合格。在意识到长期生活于此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后,她果断下定决心,举家从南京调回涪陵。这个学化工设计出身的川妹子,也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劳作的花农。
曾经有人说,把爱好变成事业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因为实际操作经营中那些或功利、或琐碎的麻烦事儿,会在无形中将这份热爱消磨殆尽。夏雨无疑是其中的例外,她种过树木、管理过草坪、参与过市政建设项目的投标、体会过久旱不雨的无助、经受过找不到买家的焦灼,即便经历了数次转型与变革,心中对花卉的热爱却始终如一。

1997年,为了寻找反季节低温育苗的基地,花农夏雨第一次来到乌江东部的大木林场。彼时的武陵山尚未开通公路,山野间遍是杂草、荆棘丛生,这个倔强的川妹子手脚并用,终于登上了海拔1980米的涪陵最高峰。
站在山顶,透过层层雾霭山下的峡谷隐约可见,但当时她更关注的是“这里真的很冷,比较适合种子发芽”,并没有想到前方会是一段失望与希望、困难与欣喜交织历程。
一个属于她,更属于大木花谷的盛大花期,正在悄然酝酿中。
“哪怕只剩下一个人,我也要干”
当夏雨在山上专注于攻克花卉技术上的难题,并凭借反季节育苗让报春花成功在春节绽放,由此获得丰厚的利润、甚至买断了一家德国公司的报春花品种时,与她相隔一座山距离的大木乡却笼罩在一片低沉的气氛中,时任乡党委书记的黎兴平日日奔波、为此愁白了头发。
让他发愁的,正是老百姓脱贫增收的出路。
“大木峡,两头空,天晴就刮风,刮风就下雨,下雨就过冬”,这一段带有调侃色彩的谚语,是再恰当不过的表述。三面环山的大木乡仅有3000多名农民,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在外打工;别处亩产一千斤的稻子在这里只能达到四百斤,农民们世世代代只能种植苞谷、红薯和洋芋;所谓场镇,则由几栋老旧
木板楼组成,全程逛完所需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尤为严重的是缺水,80%的农民和他们的牲畜只能依靠“天降自来水”生活。

“大木98年建乡,是涪陵最远、最高、最穷的地方,出行难、增收难、致富难。这里种粮食可以说是十年九灾:一个是风灾,种出来的玉米、小麦和水稻都被大风收刮了;另一个是水灾,由于地势原因,一遇到暴雨水都聚集在低矮的地方。”
今天,提及当时大木经济发展的窘境,早已调到外地工作的黎老书记仍然十分动容,“乡党委想过许多方法,种植烤烟、蔬菜和发展养殖业,都没有见到显著效果。”
忧心忡忡的黎老书记渴望找到强有力的带头人,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几经辗转找到了在山上种花的夏雨。那是14年前,新世纪之初的许多领域仍是一片方兴未艾,夏雨把工作重心从山上转移到山下,在尝试集中整合土地、雇佣农民种花后,她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全新的项目——花卉旅游。

当时,恰逢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热播,在迷人的浅紫色薰衣草田里和爱人共舞一曲,成为许多女孩子心中最浪漫的事情。夏雨敏锐地捕捉到商机,马上从新疆采购了一批高品质薰衣草种苗,连夜空运到大木播种。然而,到了第二年春夏,这片载满希望的薰衣草田却全然不似预期,灰白色花朵让人倍感失望。
后来她了解到,薰衣草性喜干燥、属长日照植物,全年超过2000小时的日照才能带来灿烂明媚的紫色,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和与它同一纬度的新疆伊犁,才是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


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

任何事情在草创之初,总是伴随着种种困难,对夏雨而言,这段筚路蓝缕的岁月是艰难又深刻的。当时的她,忙碌到每年在山中的时间超过两百天,很难顾及家人与孩子,曾经义无反顾和她从南京回到涪陵的爱人,也对此充满了质疑,“我们又不是活不下去,又不是没钱花,你干嘛要去做那件事?”正因为观念上不可调和的分歧,二人最终选择了分开。
“花是我生命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我就想,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止我干这件事情,哪怕只剩下一个人我也要干。”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当年的夏雨甚至没有时间悲伤,转身便投入到国内外花卉旅游的调研之中。

终于,在2007年,她用清一色向日葵,叩响了重庆乃至中国花卉观光旅游的大门。当年7月,向日葵盛开,漫山遍野尽是壮丽的金色,曾经毫不起眼的贫困乡镇大木以黑马的姿态频频登上电视报纸,反响极其热烈,甚至有不少新人不远万里专程来这里拍婚纱照。
直到今天,大木乡的老百姓仍津津乐道于一件往事:景区爆红之初,聚集此地的大量游客在被漫山花海所震撼的同时,却为食宿问题伤透了脑筋。一名叫李刚的农户察觉到其中的商机,当即宰杀了一头自家饲养的猪,让游客自行挑选想吃的部位、现炒现卖。“他的做法很经典,一头猪就卖了6000块,大家都很兴奋”,夏雨笑道。
十余年间,在大木花谷景区的带动下,2007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0元的贫困乡镇大木,依靠文旅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户通过经营餐厅、民宿和农家乐,平均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
后观光时代,大木花谷何去何从?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十年倏忽而过。当我们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上回顾往昔,会发现许多事情仍历历在目:黎老书记还记得,从山上转移到山下、和老百姓紧密链接在一起时,夏雨还是个年轻的姑娘;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夏雨更忘不了,老书记当年常说的“三苦精神”(即干部苦带、部门苦帮、群众苦干),和自己“想要做一点有用的事情”的初心。
十余载的时光造就了堪称传奇的履历,也带领老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洞悉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区域经济若想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仅依靠单一的第三产业绝非长久之计。

此外,近年来国内花卉旅游有了全新的发展,“消费水平也升级了,纯粹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对项目的需求”,景区可复制性强的特点也导致同类项目呈几何增长,整个产业逐渐从风平浪静的大蓝海转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夏雨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成功找到转型方向,难以为继的不仅是她苦心经营的花海梦,更是老百姓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夏雨和她的同伴结合大木花谷的实际情况,潜心研究分析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为日后的发展开出了两剂“良药”。

第一剂良药,便是深耕旅游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观光体验。融合了全球诸多花卉品种应用的展示平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在跟随工作人员穿过森林、溪流、浮桥和石子路的行程中,来自日本的精灵草、英国的巨型月季、以及法、德、美等数十个国家的特色花卉鳞次栉比,其间作为点缀的建筑物也呈现出与之相匹配的异国风貌,恰如同“花卉世博会”的现场。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说,“晚上走在花谷中仰望星空,可以看见银河和星星在流淌”。
除此之外,国内首家原生态花卉主题酒店“无际花园里”,也是夏雨颇为得意的作品。这是一个花卉、花事、花生活的兼而有之综合花文化空间:辽阔的生态草坪、极具浪漫情调的花间咖啡、花香氤氲的书房、精致可口的花草茶点,还有定期举办的插花课程和草坪派对,让游客的赏花之旅充满不期而遇的“小确幸”。





聚焦花卉本身,形成参与度高、稳定性强的产业基础,是夏雨开出的第二剂良药。
如今,大木花谷的绣球花生产基地已形成全套产业链条,通过母本扦插繁殖将绣球花种苗销往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也与大木花谷旅游观光互为依托,形成花木种植的循环经济:花木苗圃为大木花谷各季的赏花节提供源动力,而赏花节又为花木种苗销售打开窗口、带来宣传口碑。

“我们做的是旅游和农业,需要长期投入,其实旅游是很难挣钱的,农业更不挣钱,但是这两个项目能够给当地老百姓一些带动,他们的生活改变了、经济发展了。所以我们得坚持,现在中国的花海太多了,真正能够活下来的可能很少,但是我们现在转型了,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夏雨说。
| 回到出发点,就是向前进了一步
武陵山区渝鄂交界边陲的坪上地区,是夏雨心心念念的故乡,孩提时代的她曾经和小伙伴在树林间跑来跑去、在溪流旁捉鱼玩水,也正是在这里见到了那一片震撼人心的映山红。

当大木花谷的经营步入正轨并逐渐实现盈利时,夏雨心中,自然想到了距这里只有两小时车程的故乡,既然能依靠鲜花让大木实现脱贫,为什么不能依靠鲜花让故乡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她像出嫁后回娘家探亲的女儿一样,把资本、技术、理念和她认为有用的一切统统带回坪上。在为老乡们修建了整洁的现代化楼房和宽阔的道路之余,更是开发了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坪上花溪。

这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花卉主题公园集群,在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海拔700米,总面积661公顷,计划依托坪上地区“涪陵粮仓”的优势,将景区建设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与大木花谷不同的是,坪上花溪起步较晚,面临着更激烈的行业竞争、更严苛的消费环境和更缓慢的收益,也因而很难获得投资商的青睐。倔强的夏雨不愿勉强,像“啃硬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咬牙坚持,即便在大木花谷面临转型困境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放弃,坚持“给坪上花园输了7年的血”,甚至一度因资金链的短缺难以发出员工的工资。

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即将离开长安西行的玄奘拜别太宗,后者在他的素酒中掸入尘土,为的就是告诫他“宁恋故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里金”。
尽管我们知道,“故乡”是中国人融在骨血中的情感、烙印心头的胎记,但还是想探寻夏雨——以及无数像她一样扎根乡村、埋头苦干的人——的态度,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如此坚强的力量?因为这些沾满泥土与汗味的诚意,蕴含着最基层的力量和根基,这或许会决定未来华夏大地上千千万万座村庄究竟能走多远。
“坪上这个项目我为什么一定要做?坪上不仅是我的老家,我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家在坪上,目的就是老有所依,将来一定要把他们的老家带富。我没觉得有很大的困难,经历了就好了,就一定能坚持下来。”

自立者人恒立, 自助者天助之。如今的坪上花溪已颇具规模,尽管由于时间原因,未能在拍摄中见到景区内三百多亩荷花次第绽放,莲叶田田、荷香袅袅的景象,但凭借这份坚韧得近乎偏执的信念,它就足够让人心驰神往。
一条坎坷又孕育希望的漫漫长路
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小镇利瑟(Liess),是每年荷兰花车游行的必经之路,也是夏雨心目中产业与生活完美结合的典范。这个只有十六平方公里、人口稀少的小镇,凭借品种、数量、质量和布置手法均堪称世界之最的郁金香,创造出“世界上最美的春天”,每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占到了70%以上。
利瑟小镇对荷兰旅游地位的提升至关重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长盛不衰。

利瑟小镇 · 库肯霍夫公园

“现在有那么多人出国去看花园,所以我在想,我们国家的土地是公有制,有那么美的场域空间、有神奇的北纬30度,我希望将来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花园之旅,让外国人也到我们中国来看花。”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夏雨发起成立了花卉旅游开发联盟——“30度花园联盟”,致力于以北纬30度和长江经济带为主线,打造像郁金香小镇一样迷人的秘境花园之旅。
北纬30度,或许可以称之为地球上最神奇的地理坐标,这里既是陆地山脉最高峰的所在,也是海底最深处的藏身之所,最著名的大江大河在这里奔向海洋,四大文明古国在这里熠熠生辉,还有引发无数人曼妙遐想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就中国而言,这里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沿线更是物产人文荟萃、山川风景如画,分布着大木花谷、大木岩上花园、坪上花溪、梁平禅境花园、利川天坑花园、宜昌云中花海等一颗颗璀璨的花卉明珠。夏雨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有效整合资源、互助互利,才能让中国的花卉产业在世界舞台上华丽盛放。截至目前,联盟已吸纳各地会员企业近20家,夏雨距离梦想中的“中国花园之旅”又近了一步。尽管这是一件涉及范围极辽阔、宏大到难以规划具体期限的事情,但这个有些“硬脑壳”的川妹子内心依然坚定,“可能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久,但我相信只要有人做,这个神秘的花园总有一天会呈现。”

二十多年看花、爱花、种花、卖花的岁月,让花卉已然成为夏雨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她看来,鲜花正是今天美好生活的象征,“我是60年代人,以前饭都吃不饱,养花虽然喜欢那肯定就是一朵,生活品质提高以后,我想大部分人还是喜欢花的。它们这么美,我一定要把它做好。”
我们有理由相信,夏雨和她所从事的花卉产业一定会拥有光明的未来,毕竟,对幸福生活追求永无止境的人们,怎能停止对美的寻觅与追求?


在尘土与星空间
谱一曲悠扬的新田园牧歌

如果说,“60后”一代凭借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的品性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值壮年的“80后”则以他们的融合、创新与跨界思维,让我们看到关于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当夏雨在武陵山间播种下一颗颗种子、仔细测量土壤酸碱度、探索产业与当地经济的融合时,距离她400公里外的成都,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带领着他同样年轻的同伴们,用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乡村建设方法论,让我们看到城乡之间的第三种生活。

他叫胡林,是成都和盛家园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有成就后又回归农村的“农N代”,是费孝通、周其仁两位先生所持理论的忠实拥趸,是“和盛模式”的创造者,更是多年来奋战在乡建最前线的新农人代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60后”的夏雨到“80后”的胡林,我们读到了种种不期而遇的巧合,简单来说,那是一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和一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强大力量
| 一栋老宅和它承载的复兴梦
读三千年书,无非功名利禄;行九万里路,终归诗酒田园。在以往浩浩荡荡的历史中,乡村从来都不是野蛮和未开化的代表,它们是皇帝祭天时祈求的第一桩大事,是国家安稳最底层的基座,是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原乡,是士大夫精神上的故园。
过去的辉煌和今天的无奈形成了鲜明对比,时代的发展固然给农村生活带来很大提升,但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村民们的关系并不太大,反而强化了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他者”身份。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春运、空心村……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值得我们反思,在以往的发展中,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川渝儿女,总有一股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儿。胡林自然也不例外,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是他的选择,“我不怕问题,有多大问题就有多大机遇”。从2003年起,在统筹城乡的政策背景下,和盛家园便开始投身于乡村建设中,多年来,他们参与过灾后重建、农民新居、小城镇综合开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等项目,在探索、实践与总结中得出了一套涵盖乡建诸多内容的“和盛模式”
循着这套理念,继续进行一些项目改造和地产开发,在大潮中分得一杯羹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在公司经营步入第15个年头之际,胡林却将目光转移到另一个方向、做出了一个颇具深意的举动:把家族祖宅从60公里外成都郊区的一个偏远村落迁至天府新区,而后者正是和盛家园当前重头项目——天府新兴·和盛田园东方的所在地。
此番举动,无疑是在向所有人传递他决定扎根于此的信号,“为什么一定要扎根?这么多年下来,我们知道乡村建设没有任何捷径,就是要深入扎根搞。”

沿着尚未完工、甚至还有些坑坑洼洼的道路向前走,一幢有着浓厚融合色彩的建筑映入眼帘。前方的中式宅院古朴凝重,厚重的褐色柏木、精致的雕花和传统榫卯结构无一不在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后方与之搭配的,却是以玻璃和钢材为主体的二层结构,简洁流畅的线条是当今年轻人的最爱。这种碰撞绝不是建筑师为了炫技而想出的新奇设计,它正是和盛家园理念的直接呈现,“既要接地气、要充分乡土化,又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和国际上最先进的思想和学术观点接轨。
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一座城乡发展的主题书院,所有关于乡村振兴的问题——土地分配、乡村治理、规划建设与理念冲突、模式创新等——都将在这里得到充分讨论和研究。
从经济复苏,到乡绅精神的回归,乡村复兴长路漫漫,新农人胡林已经准备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没有人,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在胡林的记忆中,儿时的乡村生活虽然要忍受物质资料的匮乏,但整体上还是放松亲切、富于活力的,“因为家里面种田,我小时候干过很多农活,就住在一层的砖瓦房里,房屋旁边都是竹林”。然而长大后的一段工作经历,却让他不得不深入反思,当前的农村生活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十年前,我去了四川比较偏远的地方做农村整治,去了以后就发现田地基本上没人种,老人在镇上街边租一间房,带着孙子上学,日常支出全都是儿女在外打工拿回来的,实际上农业产值很低。”
每个离开土地的农民都有一本“心酸账”,当地人艰难的境遇让他揪心,工作结束后,回归日常生活的胡林仔细研究各种资料、也多次赴不同的村庄调研,终于找到了乡村病症的归因——城乡发展不平衡。

当城市化日益成为主流,社会上的资本流动与资源分配都逐渐倾斜,打破了城乡之间原有的平衡格局。这种大背景之下,农村的土地资源分配和人力资源分配都处于弱势,原有的小农经济更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当外面世界繁华的生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传播到农村时,或为了谋生存、或为了求发展,开始有农民离开故乡、奔赴城市,当这种情况愈发普遍并蔓延到第二代、第三代身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便由此产生——人的断档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人”的问题,让农村重新恢复生机?
胡林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就地满足农民生存发展的需要。具体地说,便是农村项目建设要做到“三生融合”(即生活、生产、生态),在坚持以人为本、乡土化特色的前提下,更要考虑到商业运营的可行性,凭借各类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重组以激发强大的活力。
“首先,这是生活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我们采用了类似联排小别墅的布局,延续了乡土元素又有所创新,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那生产是什么呢?就是在这里面,农民可以做一些民宿、餐饮街和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拥有生产功能、能产生价值。它们又和周边的配套设施、田园环境成了完整的生态,这就是‘三生融合’。”胡林以乡建中最常见的房屋改造为例,为我们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
“就是要通过我们的规划设计——模式创新,让农民个体、投资企业和经营者各方都能够从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和盛家园的重点项目之一、成都市东北部青白江区福洪镇农业改革项目,正是这套理论孕育出的结晶。
设计团队在改造住房时摒弃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单一别墅模式,在保留民居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场镇新型社区、农民新村集中居住区、新村综合体三种安置方式,农户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前店后厂"的模式,满足本镇第二产业用地需要,以"建设用地搭配农用地"的模式满足一三融合产业需求,形成可创收的农副产品,旅游商品加工特色街区和现代农业项目示范区,农民可以选择受聘于工厂,酒店等企业,也可以自主创业经营餐饮、娱乐、小卖铺等。
如今,福洪镇农业的多功能性得以提升,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局面初步形成,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将乡村的形态与城市的业态进行融合,来弥补乡村生活物质匮乏和太过寂寞的短板,是胡林眼中另一件需要落实的事情。因此,在和盛家园的项目中,书院、咖啡馆、美食餐厅应有尽有,让乡土情怀和商业模式实现了完美契合。
“我们觉得乡村好,但是它太寂寞、太孤独;城市确实繁华,但城里的钢筋水泥又太让人压抑、太缺生态环境。所以我们想创造这样一种气场,回归人性本该有的东西。”
这样一来,不仅能挽留部分农村原有人口,独特的环境又能吸引一部分城市人口前来参观、游览甚至居住。当人口与经济有了足够活跃的流动性,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复兴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亟待变革的不仅仅是经济
从土地本位理念到人、地、资本在城乡间的有机互动;从世世代代对土壤肥力的崇拜到对土地价值的合理规划;从追求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到渴望在时代中获得更多尊严和归属感……当一波波资本涌向乡村,令其看到经济发展希望的同时,无形中也有一些其他的变化,已超出了经济范畴、甚至已经波及到观念、文化与习俗等超物质领域。
这也让人不得不反思,今天在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转变的进程中,对经济以外的其他方面,社会是否予以足够多的关注?


“乡土中国”理论提出者费孝通先生

在访谈中,和盛家园的合作伙伴、田园东方成都新兴公司董事总经理刘逊给我们分享了他在成都市郊某乡村体验农家乐的经历:那是一户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的农家,吃穿用度皆有一定水准,还拥有一些额外收入补贴家用。然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除去必不可少的沟通外,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打麻将上,“打麻将是很好的娱乐,它可以让人放松,但如果把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难免有些浪费,可以用来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种无意识的空虚,很可能是城乡之间精神领域内最显著的区别。这也正是一段时间以来,乡村生活另一种典型现象——人文精神断档的原因所在。
诚然,它是长期以来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若从长远来看,这种空虚必然会成为阻碍乡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曾经的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多少才俊士子都是从这里出发。只有让村民意识到乡村所蕴含的价值与潜力,在思想上能够开放脱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致富。
如果说,胡林用一座主题书院呼唤士绅精神、强调精英回归、建立乡村知识的高地,刘逊则用更普遍、更大众的农村市集,进行一种轻松的氛围塑造。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时,这种精神领域的复兴便指日可待。

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刘逊翻阅了国内外诸多著作,他发现,中国的农村市集与欧美乡镇中的教堂颇为相似——二者皆是当地关系交流与对接的有效平台。
因此,他希望以市集为桥梁,拉近城市人与农村人、学者与农民、家庭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让多种身份交织联动,从而为农村注入复合且多元的活力。尔后,在此基础上融入有亲人温度的设计和在地特色内容,形成便民服务站、田园大讲堂、国学教室、艺术教室等设施,为古老的市集赋予新时代市场关系,从而带来商业价值、人文层面和设计美学的多重提升。
“市集里有我们温暖的教学课堂、有敞开的大棚,大棚底下可以买卖货品,人来人往,这种场景就是我们希望表达的。”
故乡,栖息在泥土之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关于农村的未来,各类新闻媒体描绘出这样一幅蓝图:依靠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实现致富神话,家家户户住进漂亮的别墅,村庄里建造起高耸入云的大厦,村中心摆上金灿灿的雕塑,还要把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复制到家门口。
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切实提升生活质量,固然是农村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这是否真的意味着要将原有的一切统统推翻,在山沟沟里建出城市的模样?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离开了泥土与自然的乡村,也将丧失它们最本真的内核,至今仍留有农村户口的胡林深知这一点,因此他精准地将新农村定义为“精致的乡村”,真正美好的生活要和原有环境风貌融为一体。

和盛家园的设计中,想要传递出的是一种自然、朴实又放松的信号。因此,项目在规划与实践中都严格遵循“外部自然、内部简洁、氛围轻松”的要求,着重体现农村的动植物、气候、生态等自然元素的同时,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细密繁琐的线条,呈现面貌可以有多种变化,但最终的核心和落脚点一定是“乡村性”。以此理念作为指导,和盛家园在实践中格外注意项目与农村的合理互动,从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他们独创的“街园式”房屋布局规划,即“面朝田园,背靠大街,中间是一条街,每套房子后面能分一块田地”,在让农户享受到便利生活的同时,也留住了他们心中关于土地的执念。
另外,菜地、果园、竹林、成片的青草,也是他们在设计中坚持保留的元素,当它们与新建的房屋契合,便形成了“能够记得住乡愁,又不远离城市”的整体效果。
“太过严谨的东西,会造成一种小心翼翼的紧张氛围,让人很难放松下来,我们这么大一个空间,几百亩,就要做得很开阔、很自然。这里不是禁止入内、踩坏了要赔偿的城市精品公园,而是自然唯美的乡村,是美丽又是放松的,你可以席地而坐,也可以端一杯咖啡在小板凳上发呆,任何时候都是放松而舒心的”,对于自己所关注的重点,胡林一直很清楚。
让人民在城乡之间美好生活
今天,如果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中国经济形势最好的城市是哪里”,很可能会引发北、上、广、深网友的一大波口水战;但若是将主语更换成“最适宜人居、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众望所归的一定是成都。都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天府之国悠然自在的生活环境,固然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密不可分,但何尝不是源自川渝儿女对幸福生活孜孜不倦地追求?
扎根于成都的和盛家园无疑深谙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土地整合、房屋设计、平衡多方利益、构建田园综合体、乃至探索“和盛模式”从根本上说都是实践方法,它们最终都服务于同一个简单而宏大的目标——让人民在城乡之间美好的生活。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可以称之为美好?


 

 

 

在已经当了妈妈的财务高管眼中,这种美好的生活“要像小猪佩奇里一样”环境优美、产业齐全、配套设施完善,“一家人有别墅,想出去的时候附近就有公交车、甚至有飞机场”;在出身于农村的“85后”建筑师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要让“让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农村,在农村自由发展”;在来自东北的美女设计师看来,幸福很简单,只要“一亩地、一亩园、一栋房子,早上起来推开窗就能看到绿”;公司的掌舵人胡林,则期待着和农民共同进退,一起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和盛人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又殊途同归。其实,这个问题的衡量标准再简单不过,那就是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生活其中的人,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满足。


静待花开

6至8月,正值绣球花盛放,红橙黄绿的缤纷色彩、亭亭玉立的曼妙姿态让人心醉,也在游客们的心中留下美好定格。对这片山谷来说,他们上传到社交网络上的照片、口口相传的好评,就是最珍贵的广告。
黎老书记马上就要退休了,他已经找人修好了房子,将来一定会回到大木这片让他魂牵梦萦的土地上养老。“做大木发展的义务宣传员,还要趁着闲下来,多和老百姓聊聊天”,是他为自己做好的退休规划。
夏雨在国外攻读大数据和统计学的女儿即将学成,曾经参与知名互联网公司上市策划工作的侄子也拥有了愈发成熟的理念和经验,这两位带着奇思妙想回归山野的年轻人,又会在将来和这片土地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和盛家园众多员工工作生活的天府新区,与工地上隆隆机器声相呼应的,是新店子田园社区新居分房仪式现场不绝如缕的掌声和笑声。
三年前的村民们还不敢相信,“就地城市化”美好愿望真的就在自己身旁实现,生活正朝着越来越“巴适”的方向稳步前行。





土地链接着当下和过往,天空书写着无尽的未来,想要在日后的漫漫长路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就更要扎根大地、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人生如是,国家民族的发展亦如是。
乡村复兴,这一场从泥泞中挣扎而出的盛大花期,天府新兴·和盛田园东方和您一同,静待开启!

< END >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天府新兴·和盛田园东方精选

天府新兴·和盛田园东方

和盛家园

田园东方

成都阿狸田野乐园
↑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